液晶面板产业的中日韩三国争霸赛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来源:郭满天 作者:郭满天 浏览量:18

“缺芯少屏”曾经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巨大痛点,是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最有力证据。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电脑、手机、电视等产品的产量全球第一,但不能制造电子产品需要的各类芯片,也不能生产电子产品需要的液晶显示屏。

液晶显示屏的核心部件是液晶面板,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金额一度高达每年四五百亿美元,液晶面板的进口金额仅仅少于芯片、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


液晶面板产业是一个十分年轻的行业,在20世纪90年才初步形成。虽然液晶面板产业的起步很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液晶面板产业的主流生产线从90年代初的一代线二代线起步,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发展到了十代线并达到成熟。

在液晶面板产业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韩国和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交替主宰了产业的发展,共同将液晶面板产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液晶面板产业沉浮不仅仅是少数液晶面板企业的命运,液晶面板产业背后是规模更加庞大的信息技术产业,我们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电脑等产品以及各类移动终端都离不开显示屏。

液晶面板产业竞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日本电视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全面溃败,更是进一步影响到了日本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更深远的日本的商品出口和经济发展前景。

在液晶面板产业竞争中先后胜出的韩国和中国,则维持住了各自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地位,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液晶面板产业的故事精彩纷呈,这是一个年产值上千亿美元、单个投资项目规模几十亿美元、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先进制造业。

由于技术的快速迭代,液晶面板产业仅用二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发展的精彩故事高度凝练在这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

液晶面板产业竞争的故事纷纷扰扰,高度浓缩,跌宕起伏。

这里既有纵横捭阖式的联络制衡,也有鸡鸣狗盗式的精心算计,但更多的是对最终胜利的坚信和渴望,以及破釜沉舟式的一往无前。

产业竞争的胜利从来都不是靠尔虞我诈进行算计的结果,靠的是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发展路线、坚决的贯彻执行,唯有如此才能在大浪淘沙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液晶面板产业技术进化史

液晶显示技术是美国企业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但却是日本企业将液晶显示技术实用化并开创了液晶面板产业。

日本企业将液晶显示技术用于电子计算器、电子表等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产品中,支撑了液晶显示技术的继续发展,并坚持到液晶显示技术的成熟。

20世纪80年代末,液晶显示技术逐步成熟,夏普、IBM和东芝等企业都研究开发出了14英寸以上的彩色平板显示样机,液晶显示技术到达了应用的门槛。

笔记本电脑是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笔记本电脑带来的需求推动了液晶面板产业的建立。

在液晶面板产业的创立初期,日本企业一马当先:夏普、DTINEC、星电、富士通等公司都投资建设了新的液晶面板生产线。

1991年到1996年,全球建设了25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有21 条建在日本。

液晶面板产业生产线的世代主要是以玻璃基板尺寸的大小来区分,越高世代生产线玻璃基板的尺寸越大,可以切割的液晶面板尺寸也就越大,切割效率越高。

玻璃基板尺寸虽然不是液晶面板产业技术进步的唯一方向,但却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标准:世代越高,可以切割的面板尺寸越大,同时切割效率越高——这是竞争优势的同义词。

早期各家企业的玻璃尺寸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NEC 选择在300mmx350mm的玻璃基板上生产两片9.4英寸的TFT液晶面板;

DTI选择使用300mmx400mm的玻璃基板,最少能生产两片东芝选择的9.5英寸或者IBM更喜欢的10.4英寸面板;

而夏普建立的第一条320mmx400mm的产线,能生产四片8.4英寸的面板。

3代液晶面板线使用550mmx650mm的玻璃基板,能切割6片以上的12.1英寸的显示。

90年代初开始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到1996DTI3代线建成投产,液晶面板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技术进步速度不快。

随着韩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液晶面板产业,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也将加快。韩国企业在液晶面板产业的第二次衰退期里进入了这个产业,三星和LG都紧跟夏普的技术步伐在1996都建成了3代线,并且在1997年率先建设了3.5代线。

3.5代线开始,韩国液晶面板企业开始领先日本。

2001年网络破灭导致全球经济衰退,LG咬牙投资建设世界上第一条5代线,并于20025月建成投产。

韩国企业凶猛的逆周期投资策略改变了液晶面板产业的格局,而率先建设5代线正是韩国超过日本的分水岭。


韩国企业凭借5代线使液晶面板进入桌面电脑和大尺寸电视市场,并因此而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日本夏普改变了之前保守态度,跳过5代线去直接建6代线,并于2004年第一季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6代线。

液晶面板产业6代线的玻璃基板可以经济合理地切割超过30英寸显示屏,也可以生产40英寸以上的液晶屏,宣告了液晶显示技术在电视机领域对CRT技术和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完全胜利。

在液晶面板工业本身,随着主流电视屏幕尺寸扩大到30英寸以上,6代线也使5代线丧失了切割电视屏的经济合理性。因此业内把6代及以上世代的生产线称为“高世代线”。

液晶面板产业的技术竞争还并未就此结束,追求更大尺寸屏幕的脚步并未停歇。

索尼与三星合作,双方于20044月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并建设一条7代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7代线。

作为回应,夏普继续采取“蛙跳”战术绕过7代线于200681日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条8代线,这是日本企业自2000 年之后的第一次领先。

三星当然不会罢手,它联合索尼投资19亿美元(投资额不包括厂房和土地成本)建设了一条8.5代线,这条线于20078月末投产。

夏普为保持在电视机产业的竞争优势,于2008年减少10代线,而韩国双雄最终未选择跟进。

至此液晶面板产业的技术竞争和快速迭代才基本告一段落,液晶产业达到了成熟期。

液晶面板产业技术迭代速度最快的时期是从2001年到2008年,在仅仅8年的时间里全球液晶面板的生产线就从5代线发展到10代线,技术基本达到成熟。

日本和韩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推动了液晶面板产业的技术快速迭代,但是日本企业仅剩夏普一家继续参与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竞争。

日韩争雄

液晶显示技术是美国企业最先发明的,但真正把液晶显示做成一个产业的却是日本企业。

60年代到80年代末,在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日本企业的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收获了液晶面板产业发展最初的红利。


笔记本电脑是液晶面板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笔记本电脑对液晶面板的巨大需求使得液晶面板产业发展壮大真正成为一个产业。

日本企业收获了液晶面板产业的第一波红利,90年代初建设的26条生产线中有25条建在日本,日本几乎占据全部的市场份额。

但这只是产业发展的开始而不是终点,液晶面板产业固有的液晶周期叠加技术的快速迭代导致日本液晶面板企业出现亏损不愿意继续投资了,这给了一直觊觎液晶显示技术的韩国企业机会。

日本在液晶面板产业上的领先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从90年代初液晶面板产业初具规模,到90年代末韩国液晶面板的市场份额超过日本,前后不过十年时间。

韩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既有鸡鸣狗盗的不堪,但更多是破釜沉舟式的一往无前。

韩国的三星和LG等企业早在80年代末就已经关注到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但苦于一直没有进入产业的好时机。

但机会终将眷顾那些准备好的人,韩国很快就等来了他的机会。液晶面板产业周期的存在必然会导致过剩时期的出现,过剩的不仅仅是液晶面板产能,还有设备供应和技术人员。

韩国液晶面板产业的起步主要靠的是日本的馈赠:在来自日本的技术,日本的研究人员和日本设备供应商的帮助之下,韩国企业初步建起了液晶面板产业。

韩国人的精心算计在这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韩国企业不仅大肆招揽失业的日本工程师,即使这些日本技术人员没有离职,韩国企业也会花高价让他们周末到韩国指导工作。

90年代周末东京到汉城的航班上满满当当都是这样的日本技术人员,“汉城高速”让很多日本人至今都耿耿于怀。

日本人认为韩国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都是踩在日本的身上发展起来的,对韩国系统性搜集和窃取日本企业的技术十分愤慨。

仅仅依靠算计是无法在一个规模庞大、技术发展迅速的产业中取胜的。韩国的液晶面板产业之所以能够超过日本后来路上,更多靠的是破釜沉舟式的一往无前。

液晶面板产业著名的“逆周期投资”概念的开创者就是韩国企业三星和LG,他们也是后来液晶面板产业的主导者。

2000年左右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再度处于低谷时期时,韩国企业毅然决然的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5代线,而日本企业如大名鼎鼎的日立、NEC、东芝、松下等都囿于短期的财务压力而止步于5代线,从而也宣告这些企业退出了液晶面板产业的竞争。

除了夏普之外,日本企业基本没有继续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而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是生产电视面板,这也注定了日本企业在电视机产业的失败!

5代线开始,韩国液晶面板产业就决定性的超过了日本,并使得三星和LG取代了日本电视曾经在全球的领先位置。

夏普虽然在技术和产线建设上与韩国双雄交替领先,但是日本液晶面板产业仅仅依靠夏普独木难支。此外,夏普的商业模式是封闭的,夏普的液晶面板不对外供应,这进一步限制了夏普生产规模的扩张,最终不得不出售给富士康。

面对咄咄逼人的韩国企业,日本企业试图通过联合的方式限制韩国液晶面板企业。

日本企业在90年代末纷纷将液晶面板生产技术转让给台湾省的企业,一边收取不菲的技术转让费,一边可以压缩韩国企业的市场空间。

日本人的算计并没有成功,他们扶持的台湾面板产业发展起来了,但是韩国企业并没受到多大影响,反而是日本自身一败再败,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压缩,企业更加边缘化了。

日本驱狼吞虎的计策没有成功,但却无意中对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进行了馈赠——华星光电的崛起与日本对台湾省的技术转移有关键。

中国进场和清盘

韩国是趁着液晶面板周期处于底部时入场的,中国同样如此!

2003年趁着现代集团的液晶面板产业深陷亏损急于抛售的有利时机,京东方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现代集团的液晶面板业务。

京东方对现代集团液晶面板业务的收购只是拿到了液晶面板产业的入场券,要在这个技术迭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的产业中生存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京东方的管理层清晰地认识到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自己掌握技术,而掌握技术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掌握技术。

因此京东方一开始就定下了依靠韩国工程师在北京建设一条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计划。

虽然自主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过程十分艰难,但京东方成功通过了这个考验,这也是为什么京东方最后又出售了现代集团的生产线但发展未受影响——京东方通过自主建线掌握了技术。

此后利用掌握的技术,京东方又在成都和合肥建设了两条低世代生产线,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也找到了扩张的融资方式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

京东方真正迎来发展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都绞尽脑汁寻找大项目,而国内市场急需、投资规模巨大的液晶面板产业是最佳选择。

京东方在北京和合肥先后上马了两条8.5代线,再加上此前建设的三条低世代生产线,京东方的产能进一步扩大。

当时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是夏普的10代线,但全球只有这一条,而且夏普10代线的产能还较小。

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主流高端生产线就是8.5代线,京东方通过此轮的扩张不仅实现了产能上的追赶,而且在技术上也赶上了韩国面板双雄三星和LG

2009年到2018年这10年间,京东方先后建成了48.5代线,210.5代线,液晶面板的市场份额超过韩国三星和LG成为全球第一。

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的魅力在哪里?技术的快速迭代使我们可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观察到传统产业上百年演化的结果。

韩国企业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超过日本企业成为全球第一和第二,而中国企业超过韩国企业同样也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这里是技术快速迭代的魅力。

华星光电是另一家重要企业,华星光电2009年才开始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而且起步就是8.5代线。

同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华星光电在深圳就建成了两条8.5代线,两条11代线,成为全球液晶面板技术最先进的代表。

华为光电的生产线是TCL集团招募台湾技术人员建成的,可以算是日本向台湾转移液晶显示技术的馈赠吧,到这却是日本人当初怎么也想不到的,他们对台湾的技术转移未来会成就一家大陆企业!

华星光电也代表了液晶面板产业在尺寸扩张上的终结:10.5代线已经可以经济切割75寸屏幕了,液晶面板产业暂时没有继续扩大玻璃基板尺寸的需要了。

随着中国企业持续扩张液晶面板产能,韩国和台湾省的液晶面板市场份额持续减少,到2020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0%

在中国液晶面板企业的步步紧逼之下,三星和LG不断退出液晶面板业务,转而开发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中国液晶面板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虽然获得了液晶面板产业竞争的胜利,但是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竞争并未结束,中国需要继续参与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竞争。

液晶面板产业还有价值吗?

液晶面板产业被很多股票投资者视为典型的“东亚产业”,东亚产业的特点就是投资规模大,竞争激烈,利润率低,与躺着挣大钱的美国互联网垄断企业相比实在太low了。

抛弃液晶面板产业似乎也并不可惜,三星退出液晶面板产业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什么热度。

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没错,毕竟投资唯一看重的就是投资回报。但是从产业发展和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看,这样的观点就荒谬之至了!

投资液晶面板产业不是没有回报,而是由于液晶面板价格波动剧烈使得投资的风险高,回报不确定性高,没办法轻松获得垄断利润而已。

在液晶周期的顶点,液晶面板产业的利润也可以让人震惊,一年就把十年的钱挣了!

韩国的三星和LG为什么敢逆周期投资,他们并不是进行非理性的投资,而是他们对长期的产业竞争有信心,确信这些投资在长期内可以收回。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投资三四百亿元建设了10.5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支撑他们投资的也是长期可以获得的回报。

液晶面板产业重要不重要,一个国家需要不需要液晶面板产业。

答案是肯定的!液晶面板仍然是显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显示产业是工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缺芯少屏的经历其实刚刚过去并没多久!如果中国没有液晶面板产业,那么中国庞大的消费电子产业的屏幕供应就仍然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外国企业就可以通过液晶面板来收割中国企业,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就只能乖乖被收割,自己挣一点辛苦钱。

正是以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等本国液晶面板企业的发展,中国的电视机、笔记本电、平板电脑、手机、监视器等重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基础才更牢固!

否则液晶面板价格随便涨一涨,外国液晶面板企业可以轻轻松松从中国企业赚走几百亿美元。

正是有了中国的液晶面板企业,2021年液晶面板价格高涨时,是京东方赚了几百亿的利润,否则我们都只有羡慕的份!

液晶面板产业不是高技术行业吗?液晶面板产业不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吗?

相比服装、制鞋、箱包等劳动密集型的血汗工厂,液晶面板产业是十分高大上的产业。

一条生产线随便投资三四百亿人民币,可以吸收大量的资本。

液晶面板企业需要招聘大量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可以提供大量高薪就业机会。

液晶面板产业下游是手机,电脑,电视机等规模庞大的消费电子产业,地位十分重要。

液晶面板产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是高技术产业。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成功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实现产业升级,有能力在高投资强度,技术迭代快速的产业竞争并取得成功。

美国曾经试图进入液晶面板产业,但最终失败了。美国也曾经试图通过补贴吸引富士康等外国企业去美国建立生产线,也失败了。

这与中国的成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为什么金融资本不能主导国家的产业政策!

金融资本的眼光太狭隘了,眼中只有投资回报甚至是短期回报,而看不到这些投资对产业体系、劳动就业、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就是中国的前车之鉴,波音则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典型代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郭满天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0 人讨论    18 人阅读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05826号-2 京ICP证1303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640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