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那么多,为什么就它们红了?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5日 来源:功夫财经(ID:gh_f2133801297e) 作者:朱昌俊 浏览量:216

网红城市的话题最近又火了。

新华社的报道追问:这些中西部城市为什么成了“网红”?

新周刊则为杭州把脉:正在成为网红的杭州,与一线城市渐行渐远。

而随着网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西安最近的旅游热度上涨22%,在网红的路上再进一步。

这些报道和分析实际上是近几年网红城市话题景观的一个缩影:

大部分网红城市都在中西部;

网红城市的话题很火,但争议一直不小;

一个城市“红”起来似乎不讲道理,一首歌,一部电视剧,乃至一则短视频,都能够带来出人意料的流量。

纷纷扰扰之下,我们对网红城市到底有多少误解?网红城市与一线城市到底还有多大差距?它们又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01

被“误会”的网红城市

到底何谓网红城市,其实并没有确切标准。但要列举那些能代表网红城市的标志性场景,多数人的答案可能都大同小异:重庆的8D魔幻立交,西安的摔碗酒,成都的“小酒馆”,武汉的吉庆街,长沙的橘子洲焰火……

这些充满生活、休闲娱乐气息的城市景观,或会让人误以为这些城市就是“花瓶”,只是纯粹的旅游城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可以不用打卡上班,天天品酒、闲逛就够了。

这个误解有多深呢?连马化腾都有。

成都市长罗强,曾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讲过一个故事:马化腾先生原来对成都有个误解,他曾说成都这个地方就是少不入川,人到了以后可能就是打麻将,马化腾认为根本出不了东西。直到他的游戏《王者荣耀》从成都研发出来以后,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成都的看法……

其实,无需前往这些城市生活体验一番,以常识推断也不难明白,没有哪个城市只有996,也没有哪个城市只有“诗与远方”。

这样一种错觉的形成,可以形容为是“短视频视障”效应,它让人误以为西安人每餐吃毛笔酥,成都人每晚逛小酒馆。

当然,尽管存在误会乃至偏见,但网红城市概念的红火,确实是互联网传播时代,城市形象的一种再造。它有别于过去以码头、工业、科技等宏大概念来定义一座城市,而更倾向于突出城市接地气、偏消费化、生活化的一面。

好处是,投合了消费主义浪潮和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对于增加城市的曝光度,促进旅游、消费,都有明显作用。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马化腾先生一度认为成都根本“出不了东西”。

另一个误会是,网红城市往往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所以是其历史、文化“家底”促成了二次走红。

的确,像成都、西安、杭州等网红城市代表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有统计显示,以文娱活动指数、文化设施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来综合评估,网红城市在实际文化生活体验等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

这一结论其实并不让人意外。现代大城市,几乎没有谁可以仅靠文化体验、文旅产业就能够立足。就像苏州的崛起绝不是因为其久负盛名的江南园林,而恰恰是现代化的外贸和园区工业。

如果仅靠历史底蕴就能红,最该成为网红的应该是洛阳、开封等古城。说到底,网红城市的网络人气背后,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资源在作支撑。多数所谓网红城市,都是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

还有一种看法是认为网红城市,都是主动营销的结果。这个因素当然不可否认,尤其是成都的城市营销意识和能力,在全国都首屈一指,“抖音之城”西安更是与抖音达成直接合作。

但如果仅通过营销就能够带来人气,也未免太好复制了。要知道,这些网红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过去几年“抢人大战”中的大赢家。

02

网红城市真正的短板在哪

关于网红城市的一个重要争议是,它可能是徒有其表,过于注重面子而忽视里子。

虽然很难说网红城市不重视里子,但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如果仅看其网红程度,看其营销话语,的确容易给人造成错觉。

有关网红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比较很多,论几大核心指标,不管是GDP还是资金总量,抑或是财政收入、工业产值,以二线城市为主的网红城市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差距,都是很直观的。

而更能体现一座城市影响力、存在感的,还是在于它在国家经济体系中所承担的角色、功能,以及它的经济辐射力。

比如论战略地位,从政治到文化再到经济、金融以及对外形象,这些中心角色,基本仍被四大一线城市所垄断。中美贸易战中,处在最“前锋”的是深圳,就足以证明问题。

另外,目前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都无一例外,由一线城市领衔。

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看一座城市的实际影响力,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它的产业、企业的辐射力、影响力。

论新兴产业,以高新企业数量为例,据华夏时报报道,2017年北京的高新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排名第一,前四名由“北深广上”霸占。而网红城市中,杭州、成都的高新企业数量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广州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2018年中国500强企业数量排名中,北京以94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虽然杭州打败广州,挤进前四,但整体依然由一线城市把持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动摇。

论知名企业,北京、上海由于汇集了各个行业的总部,自不必说。

广州有南航、恒大、微信、广汽、富力等,深圳则有华为、中兴、平安、腾讯、比亚迪、顺丰等等知名企业。

相对来说,二线网红城市在这些方面的话语权和存在感,与一线城市明显还不在一个级别。

当然,网红城市与网红城市,也还是有区别。比如东部的杭州与西部的成都、西安,虽然都是炙手可热的新一线网红城市,但内部差距同样不小。

比如,无论是500强企业,还是独角兽企业数量,杭州都已可跻身四大一线之列。特别是孵化出阿里巴巴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几乎奠定了杭州整座城市的新经济基础,这是令上海都羡慕的事。


▲杭州西湖

当然,与成都、西安等中西部网红强省会相比,杭州也有自己的“劣势”。

一来,无论是省内还是区域内的话语权,杭州都有明显的天花板。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被诸强环绕,杭州的区位优势自不待言,可要进一步冒尖,其实并不容易。

而西部网红城市重庆、成都、西安,都是不折不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率先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也证明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所以,论新兴产业,杭州因为更靠近互联网新经济风口,且背靠经济强省,比中西部网红城市的确要更风光。但论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在各自区域的战略地位、腹地范围,以及承担的国家战略功能,成都、西安已然更胜一筹。

03

网红城市还能红多久?

是网红就难免有过气的一天。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网红城市”。改革开放前的兰州、东北诸城等重工业、资源型城市,八十年代后的宁波、大连等计划单列市,90年代的海口,等等都曾经狠狠火过。

只是,随着时代变化,经济环境、产业结构更迭,这些城市逐步从顶峰跌落。

但据此认为时下的杭州、成都、西安等网红城市将昙花一现,并不科学。

事实上,绝大多数网红城市之所以红,恰恰就在于它们迎来了自己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风口。即便终有可能过气,也必定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目前红火的杭州、成都、西安等网红到底能火多久还不好说,但这些城市确实正迎来一个明显的发展窗口。如新经济、强省会的崛起,内陆开放的重要性提级,等等。

所以,这些城市以短视频的方式“火”起来,是偶然的,但内陆主力城市的崛起,却是必然的。


▲短视频捧红了重庆的洪崖洞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90万亿,人口近14亿,这样一个整体城镇化率超过50%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虽然顶级城市资源依然主要汇聚在四大一线城市及其对应的城市群、都市圈。

但是,无论是资源承载、区域平衡发展的需要,还是国家功能的分配,以及人们在城市选择上的多元化需求,都要求也必然诞生更多的主力城市。

一定程度上言之,网红城市的出现,就是中国城市功能和资源再分配的肇始。

经济学家管清友曾给出一个判断,中国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其实,如果仅看硬件设施,今天中国GDP十强城市的差别已经很小。甚至,一些二线城市在个别领域的表现,已经超过一线城市。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或许是一种夸张表达,但生活成本、文化底蕴、居住环境等综合表现更突出的二线城市,将具备更大的比较优势却是事实。一批网红城市正是其中的代表。

一句话,网红城市的短板依然明显,但在今天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仅是创作一首《成都》,喝一碗“摔碗酒”,建一座魔幻立交,是远远不够的。

网红城市的背后,是一个正在成形的新的大国城市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功夫财经(ID:gh_f2133801297e)客户端,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

0 0 0
有话要说 0 人讨论    216 人阅读

热门文章

超天才网©2017 www.supergenius.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评论互动

超天才网©2013-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

关注我们: